北大巴山下寒武统毒重石矿床赋矿硅质岩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49
作者
吕志成
刘丛强
刘家军
吴丰昌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贵阳,,贵阳,,贵阳,,贵阳,
关键词
北大巴山; 毒重石矿床; 硅质岩; 地球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9.2 [非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北大巴山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毒重石矿床的顶、底板硅质岩及顶板上覆地层中的硅质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部分样品的硅、氧、锶及钕同位素研究 ,结果表明 ,赋矿硅质岩为叠加在正常陆源沉积背景上的生物及热水混合成因硅质岩 ;矿体底板、顶板与顶板上覆地层中硅质岩的沉积环境不同。矿体底板硅质岩沉积于受同生断裂控制的热水喷口的附近 ,类似于洋中脊附近环境下沉积的硅质岩 ;矿体顶板硅质岩沉积于热水活动明显减弱的环境 ,类似于大洋盆地构造环境下沉积的硅质岩 ;矿体顶板上覆地层中的硅质岩基本没有受到热水活动的影响 ,沉积于盆地边缘的构造环境 ;而矿床在时间上形成于盆地强烈扩张的高峰期 ,在空间上产于盆地内内生作用 (火山作用或热水活动 )与外生作用 (沉积作用 )相互叠加所形成的“礁硅岩套”。矿体硅质岩围岩记录了热水盆地的完整发育历史 ,并显示出矿床的形成与热水活动的密切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90 / 40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紫阳黄柏树湾和竹山文峪河毒重石矿床碳、氧及硼同位素研究 [J].
吕志成 ;
刘丛强 ;
刘家军 ;
赵志琦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3) :223-235
[3]   秦岭区前寒武纪构造格局与演化问题探讨 [J].
张国伟 ;
于在平 ;
董云鹏 ;
姚安平 .
岩石学报, 2000, (01) :11-21
[4]   镇巴—城口震旦系毒重石成矿带地质特征 [J].
端木合顺 .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9, (04) :329-332
[5]   秦巴山区钡矿床分带初步研究附视频 [J].
涂怀奎 .
甘肃地质学报, 1999, (02) :53-57
[6]   硅质岩岩石化学研究方法及其在“镜铁山式”铁矿床中的应用 [J].
杨建民 ;
王登红 ;
毛景文 ;
张作衡 ;
张招崇 ;
王志良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9, (02) :13-25
[7]   扬子地台北缘大型超大型重晶石矿床成矿作用的讨论 [J].
涂怀奎 .
陕西地质, 1998, (02) :27-36
[8]   四川庙子毒重石-钡解石-钡白云石型钡矿床的成因 [J].
唐菊兴 ;
林文第 ;
高德荣 ;
慕纪录 .
矿床地质, 1998, (03) :264-276
[9]   秦岭泥盆纪硅质岩硅、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J].
薛春纪 ;
蒋少涌 ;
李延河 .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1998, (01) :12-15
[10]   热水沉积作用与成矿效应 [J].
陈多福 ;
陈先沛 ;
陈光谦 ;
高计元 ;
潘晶铭 .
地质地球化学, 1997, (04)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