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陕南地区旱灾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7
作者
马莉 [1 ,2 ]
赵景波 [1 ,3 ]
机构
[1] 不详
[2]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3] 不详
[4]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工程系
[5]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6] 不详
关键词
旱灾; 明代; 陕南地区; 灾害等级; R/S分析法;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9.04.013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明代自公元1369年到1644年的276年间陕南地区旱灾在等级、年际、季节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以轻度、中度旱灾为主,发生次数占旱灾发生总数的43%、28%,大旱灾和特大旱灾发生频率分别占旱灾总数的22%和7%;明代陕南地区洪涝灾害共发生112次,平均每2.46年发生一次。根据Hurst指数显示这一时期旱灾整体上呈一个逐渐增强的状态。明代多干旱灾害发生,这主要与气候的异常和降水的变率有关;旱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以春旱和夏旱最多,分别占旱灾总数的30%和45%,其次为秋旱和冬旱。在空间上旱灾主要发生在商洛地区,汉中地区旱灾较少,这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