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

被引:5
作者
华小全
机构
[1]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要素贡献; 索洛余值法; 全要素生产率;
D O I
10.16064/j.cnki.cn34-1003/g0.2005.06.007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在分析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的基础上,使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安徽省经济增长1990-2003年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各要素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重点考察了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与全国经济增长要素贡献进行了比较,给出了促进安徽经济增长的一些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60
[2]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 [J].
易纲 ;
樊纲 ;
李岩 .
经济研究, 2003, (08) :13-20+90
[3]   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 [J].
张军 ;
施少华 .
世界经济文汇, 2003, (02) :17-24
[4]  
经济发展讲座.[M].(美)小罗伯特·E.卢卡斯著;罗汉;应洪基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5]  
发展经济学.[M].谭崇台主编;.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6]  
新增长理论.[M].朱勇著;.商务印书馆.1999,
[7]  
宏观经济学.[M].(美)保罗·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美)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D.Nordhaus)著;萧琛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