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的路径选择:自主研发、协同创新或技术引进

被引:19
作者
文玉春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自主研发; 协同创新; 技术引进; 产业创新路径;
D O I
10.13781/j.cnki.1007-9556.2017.02.005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工业企业为对象,实证研究了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技术引进三种创新模式对市场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产业创新的真实功效,得出产业创新路径选择的基本逻辑:当产业创新处于明显的市场导向阶段时,三种模式理论上都可以选择,但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应重点考虑;当产业处在获取更多的新知识阶段,应以自主研发为主要创新路径。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创新路径具有较大差异,前者应走蛙跳式创新发展路径,后者应走以新兴产业占优为突破口的多元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协同创新、空间关联与区域创新绩效 [J].
白俊红 ;
蒋伏心 .
经济研究, 2015, 50 (07) :174-187
[2]   企业自主研发与协同创新绩效比较研究——基于面板数据与非期望产出效率的分析 [J].
蒋开东 ;
俞立平 ;
霍妍 .
软科学, 2015, 29 (02) :68-71
[3]   政府R&D资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门槛回归的实证研究 [J].
李瑞茜 ;
白俊红 .
中国经济问题, 2013, (03) :11-23
[4]   产业升级与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吴丰华 ;
刘瑞明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5) :57-69
[5]   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 [J].
陈劲 ;
阳银娟 .
科学学研究, 2012, 30 (02) :161-164
[6]   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 [J].
吴延兵 .
经济学(季刊), 2006, (03) :1129-1156
[7]  
R&D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Firm-Level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y[J] . Albert G. Z. Hu,Gary H. Jefferson,Qian Jinchang.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2005 (4)
[8]  
Upgrading Primary Production: A Global Commodity Chain Approach[J] . Peter Gibbon.World Development . 2001 (2)
[9]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 [J].
Gereffi, G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48 (01) :37-70
[10]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J] . David T. Coe,Elhanan Helpman.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 199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