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盆地三叠系砂岩的孔隙类型及次生孔隙形成机理探讨

被引:14
作者
刘爱永
陈刚
刘林玉
不详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陕西西安
[3] 陕西西安
关键词
次生孔隙; 成岩作用; 三叠系砂岩; 吐哈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依据X -衍射、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岩石物性等分析测试资料 ,详细研究并阐述了吐哈盆地三叠系砂岩的储层物性特征、次生孔隙类型及其形成机理。综合分析认为 ,吐哈盆地三叠系储层主要为中上三叠统长石质岩屑砂岩 ,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 ,储层物性相对较差 ,总体属于中孔 -低渗或低孔 -低渗性储层 ;吐哈盆地三叠系砂岩在成岩作用过程中发育形成了较为有利的裂隙 -溶蚀型次生孔隙 ,构成该盆地三叠系砂岩储层的主要油气储集空间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345 / 347+353 +3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吐鲁番—哈密盆地的构造特征 [J].
赵文智 ;
袁非 ;
曾晓明 .
石油学报, 1992, (03) :9-18+8
[2]  
中国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结构[M]. 西北大学出版社 , 邸世祥等著, 1991
[3]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M]. 科学出版社 , 罗蛰潭,王允诚编著, 1986
[4]   吐鲁番坳陷中-上侏罗统碎屑岩中的自生粘土矿物特征及其成岩意义 [J].
刘林玉 ;
柳益群 ;
陈刚 .
岩石学报, 1998, (02) :131-141
[5]   吐哈盆地鲁克沁稠油藏成藏过程初探与勘探意义 [J].
赵文智 ;
李伟 ;
张研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2) :3-5
[6]   吐鲁番-哈密盆地的两种粗碎屑三角洲 [J].
李文厚 ;
林晋炎 ;
袁明生 ;
王武和 .
沉积学报, 1996, (03) :115-123
[7]   吐鲁番─哈密盆地丘陵地区油气储集层特征 [J].
陈刚 ;
刘林玉 .
西北地质, 1998, (04) :39-44
[8]   新疆鄯善油田碎屑岩中的粘土矿物特征 [J].
刘林玉 ;
曲志浩 ;
孙卫 ;
岳乐平 ;
朱玉双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5) :77-80
[9]   吐鲁番-哈密盆地中生界砂岩次生孔隙研究 [J].
刘林玉 .
石油实验地质, 1996, (03) :317-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