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秈杂交水稻及三系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

被引:12
作者
肖翊华
何芳禄
陈克成
何之常
机构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三系; 品系(育种); 剑叶; 光合强度; 光合速率; 生物指标; 水稻杂种优势; 生育期; 乙醇酸氧化酶活性; 生理特性; 伤流强度; 齐穗期; 抽穗期; 生长发育;
D O I
10.14188/j.1671-8836.1979.02.00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研究了红莲华矮15不育系配制的六个早釉杂交水稻组合及三系的生育期和不同发育时期的某些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六个杂交水稻的生育期为103—121天,宜于双季稻区作早稻栽培。生育期的长短主要足受恢复系(父本)的影响大,在选育新的杂交水稻组合如要求适宜的生育期,则恢复系生育期的选择特别重要。生长和生理特性的研究表明:发育前期根系代谢强盛,表现为伤流强度、α-萘胺氧化值和根部吸收 32P 的量都要高于其亲本三系。茎杆和剑叶的干物质含量、主茎上部三片叶的叶面积等均表现为超亲。净光合强度和叶片中的含氮量都显示出优势。在不同的生育时期,杂种的呼吸强度略低于亲本三系,乙醇酸氧化酶活性也要低于其亲本三系,这些生理特性可以作为高产的生理指标。文中根据杂交水稻插单苗的秘型进行了分析,提出生育期短的杂交水稻在生产栽培中,每蔸不足插一苗,而是三苗左右,这样可利用杂交水稻分蘖习性强和叶面积指数大的特点,通过群体内部调节,减少高节位的弱小分蘖成穗,以达到提高结实率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8
页数:1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