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在布氏菌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2
作者
李元凯
机构
[1]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关键词
布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 PCR; 牛种; 引物浓度; 分子生物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6.7 [布鲁(Bruce)氏菌病(波形热、地中海热、马尔他岛热)];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正> 在布氏菌病诊断中,布氏菌的分离是确诊布病最可靠的方法,但是其方法的最大缺点是不仅分离阳性率低,培养费时(需7~20d),还需具备许多条件,虽说是布氏菌的分离鉴定,对人畜间疫情严重性和制定防治措施均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但是,未分离到病原菌不能判定没有感染。在临床上,布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上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感染早期、非典型症状的布病患者及隐性感染者的诊断,布氏菌与其
引用
收藏
页码:370 / 37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Hasse AT,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1991
[2]  
Russell.B,et al. American Journal of Veterinary Research . 1989
[3]  
Nuovo G.J,et al.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 . 1991
[4]  
Nuovo G J,et al.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 . 1991
[5]  
G·G·Baily,et al.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 . 1992
[6]  
Fekete A,et al. Journal of Applied Bacteriology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