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的修正及其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14
作者
高成康
王少平
陆雍森
李建华
机构
[1]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修正; 城市生态规划; 上海市; 相关分析;
D O I
10.19672/j.cnki.1003-6504.2006.04.023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Wackernagel提出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简称EF)方法的基础上,参考当前国际上有关新算法,对EF方法作了修正,尤其是在均衡因子、不同类型的土地产量都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数值,充分考虑技术进步、社会政策的影响,同时采用国际均值作对比计算。另外,对EF的计算分解为消费EF、输出EF、输入EF等,为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提供具体的、科学的分析依据,并以上海市在1980~2003年的长期发展状况为例。根据现状拟合2005年的EF,分析了EF的修正方法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及影响EF的关键因子。并发现人均收入水平与EF有一定的相关性(η=0.877),据此提出上海市建设生态型城市中的关键问题和有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0+99+118 +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 Indicator of Progress Toward Regional Sustainability[J] . Mathis Wackernagel,J. David Yount.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 199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