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中西部新构造运动特点

被引:4
作者
牛达奎
王永兴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布拉克; 阿克; 巴勒斯坦; 地质构造; 盆地; 阿勒泰地区; 继承性活动; 山前带; 山前地带; 陆相; 沼泽相; 活动断裂; 构造活动;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1986.01.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阿尔泰地槽褶皱带以规模宏大的断裂及广泛发育的花岗岩类侵入体为其特点。主要断裂多沿300-320度方向展布,本文涉及的范围主要是克兰河以西的山区、山前平原及额尔齐斯河南北等地。一般认为,中国西部新构造运动来自印度板块的向北活动,主压应力来自南方,新构造活动的强度自南向北减弱。经考察,阿勒泰地区虽地处亚洲大陆腹地,但新构造运动表现依然相当活跃,且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对阿勒泰地区的地貌发育具有控制作用,在挽近期的多次活动塑造了本区现代地貌骨架。新构造运动主要特点如下: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地貌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北京大学地理系等 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