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F湖泊模型对青藏高原纳木错湖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16
作者
方楠 [1 ,2 ]
阳坤 [1 ,3 ]
拉珠 [1 ,2 ]
陈莹莹 [1 ,3 ]
王君波 [1 ,3 ]
朱立平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纳木错; WRF模式; 湖泊模型; 湍流扩散系数; 垂向混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5 [数值试验]; P463.24 [水体与小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WRF模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区域天气模式之一,在其最近的版本里耦合了一维湖泊模型,用于模拟陆面大型水体与底层大气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利用中国高时空分辨率气象驱动数据在西藏大湖之一的纳木错对该湖泊模型作离线模拟,并利用MODIS卫星数据、湖温观测数据和湖面能量平衡评估了模型在青藏高原纳木错湖的适用性。结果表明:WRF中的湖泊模型方案并不适用于纳木错,其原因是在模拟深湖时,模型中垂向混合能力不足,导致大量能量堆积在湖水浅层,湖温廓线和湖表能量平衡存在较大误差。通过加大湖体内部的湍流混合能力,模型对湖水未冻结期的湖温和湖表能量平衡的模拟有很大改进。
引用
收藏
页码:610 / 6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Impacts of salinity parameterizations on temperature simulation over and in a hypersaline lake[J]. 文莉娟,NAGABHATLA Nidhi,赵林,李照国,陈世强.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5(03)
[2]  
Eddy covariance measurements of water vapor and CO2 fluxes above the Erhai Lake[J]. LIU HuiZhi,FENG JianWu,SUN JiHua,WANG Lei,XU AnLun.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015(03)
[3]  
Evaluation of spatial-temporal dynamics in surface water temperature of Qinghai Lake from 2001 to 2010 by using MODIS data[J]. Fei XIAO,Feng LING,Yun DU,Qi FENG,Yi YAN,Hui CHEN.Journal of Arid Land. 2013(04)
[4]   湖泊数值模拟研究现状综述 [J].
任晓倩 ;
孙菽芬 ;
陈文 ;
刘辉志 .
地球科学进展, 2013, 28 (03) :347-356
[5]   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变化对湖泊效应影响的数值模拟 [J].
李照国 ;
吕世华 ;
奥银焕 ;
文小航 .
高原气象, 2012, 31 (06) :1591-1600
[6]   纳木错(湖)地区湍流数据质量控制和湍流通量变化特征 [J].
李茂善 ;
杨耀先 ;
马耀明 ;
孙方林 ;
陈学龙 ;
王宾宾 ;
朱志鹍 .
高原气象 , 2012, (04) :875-884
[7]   中国湖泊的数量、面积与空间分布 [J].
马荣华 ;
杨桂山 ;
段洪涛 ;
姜加虎 ;
王苏民 ;
冯学智 ;
李爱农 ;
孔繁翔 ;
薛滨 ;
吴敬禄 ;
李世杰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41 (03) :394-401
[8]   青藏高原纳木错湖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分析 [J].
吕雅琼 ;
马耀明 ;
李茂善 ;
孙方林 .
高原气象, 2008, 27 (06) :1205-1210
[9]   夏季青海湖局地环流及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J].
吕雅琼 ;
杨显玉 ;
马耀明 .
高原气象 , 2007, (04) :686-692
[10]   青藏高原纳木错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J].
游庆龙 ;
康世昌 ;
李潮流 ;
李茂善 ;
刘景时 .
气象, 2007, (03) :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