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几个自选新系与几个常用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3
作者
金黎明
李有明
李新彦
刘金波
马现斌
机构
[1] 襄樊市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玉米; 单株粒重; 穗长; GCA; SCA;
D O 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09.11.036
中图分类号
S513.03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玉米5个自选新系与11个生产上常用的骨干自交系采用NCⅡ(11×5)配成55个杂交组合。对各组合的7个主要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同时对6个主要性状的GCA与单株粒重的GCA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襄7298、襄2178、襄706、襄329、Lx9801、PH6WC、郑58、Y8G单株粒重的GCA较高,是值得重点利用和改良的自交系材料。襄2178×襄7298、襄706×襄7298、PH6WC×襄7298、Y8G×襄7298、襄329×襄7298、9041×襄7298、襄4887×Lx9801、Lim50×襄7298、襄706×昌7-2、襄706×浚926为强优势组合。单株粒重GCA的增加是提高产量的重要基础,选育出单株粒重GCA较高的优良新系组配出高产杂交组合的可能性较大。穗长、行粒数、千粒重GCA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提高单株粒重的GCA。
引用
收藏
页码:2674 / 26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玉米DH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一般配合力相关性分析
    顾丽香
    刘志增
    祝丽英
    黄亚群
    陈景堂
    张淑贞
    李丁
    张建华
    [J]. 玉米科学 , 2008, (02) : 36 - 38+43
  • [2] 西南玉米地方种质衍生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向振凡
    霍仕平
    张兴端
    张健
    晏庆九
    余志江
    张芳魁
    彭方明
    王文娟
    [J]. 玉米科学, 2008, (01) : 36 - 39
  • [3] 郑单958带给我们的创新思路和发展机遇
    张世煌
    [J]. 玉米科学, 2006, (06) : 4 - 6
  • [4] 11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王大春
    张宝石
    薛玉梅
    [J]. 玉米科学, 2006, (04) : 64 - 65+69
  • [5] 商业育种的奥妙就在于设计
    张世煌
    [J]. 种子科技, 2006, (03) : 17 - 18
  • [6] 优良玉米自交系选育新方法
    赵久然
    [J]. 玉米科学, 2005, (02) : 31 - 32
  • [7] 8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
    左淑珍
    许崇香
    王红霞
    徐建文
    [J]. 玉米科学, 2005, (02) : 39 - 41+44
  • [8] 吉林省耐密型玉米育种现状及选育途径初探
    张志军
    刘文国
    张建新
    丁仕波
    焦仁海
    [J]. 玉米科学, 2004, (02) : 34 - 36+41
  • [9] 黔西北山区玉米主要数量性状一般配合力间相关研究
    阮培均
    余永芬
    王国良
    罗仕文
    梁黔云
    [J]. 玉米科学, 2001, (S1) : 17 - 18+23
  • [10] 12个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何丹
    王秀全
    刘昌明
    余先驹
    [J]. 杂粮作物, 2001, (04) : 5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