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毛虫感染白僵菌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变化

被引:15
作者
牛宇
薛皎亮
谢映平
赵悠悠
机构
[1]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太原
[3] 太原
关键词
油松毛虫; 白僵菌;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63.421.064 [];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3~5龄油松毛虫(DendrolimustabulaeformisTsaietLiu)幼虫被白僵菌(Beauveriabassi ana)感染后保护酶的活性.结果表明: 3~5龄油松毛虫被白僵菌感染后1 8d,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同期未感染的幼虫,并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同期未感染的幼虫变化不大;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也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感染后1~8d幼虫体内SOD同工酶与CAT同工酶的变化.结果显示:SOD同工酶带宽与酶带亮暗变化显著;CAT同工酶酶谱有所差异,酶带数由感染初期的一条变为后期的两条带,而且带宽值与酶带亮暗变化显著. 图3表2参16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86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