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16
作者
孙俊玲
刘大锰
扬雪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PM2.5; PM10; 污染水平; 影响因素; 北京;
D O 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09.01.006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于2008年3月5日—14日在北京市海淀区同时采集了大气PM2.5、PM10样品,并对其污染水平、日变化趋势、PM2.5/PM10比值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M10日均值为220.0μ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150μg/m3)的46.7%。PM2.5日均值为132.5μg/m3,超过美国标准(65μg/m3)的103.8%。说明该地区颗粒物污染非常严重。对人体危害更大的PM2.5是PM10的主要组成部分,平均占63.6%。PM2.5和PM10浓度与相对湿度、风速呈现出很好的相关性,随相对湿度的增加和风速的减小颗粒物浓度明显增加。温度与颗粒物浓度呈正相关性。气象条件是颗粒物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成果力求为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和控制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沈阳冬夏季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及尺度谱分布特征 [J].
严文莲 ;
周德平 ;
王扬峰 ;
杨军 ;
李子华 .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04) :435-443
[2]   北京市秋季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研究 [J].
袁杨森 ;
刘大锰 ;
车瑞俊 ;
董雪玲 .
生态环境, 2007, (01) :18-25
[3]   北京市区春季交通源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J].
刘大锰 ;
黄杰 ;
高少鹏 ;
马永胜 ;
安祥华 .
地学前缘, 2006, (02) :228-233
[4]   北京市区春季燃烧源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水平和影响因素 [J].
刘大锰 ;
马永胜 ;
高少鹏 ;
黄杰 ;
安祥华 .
现代地质, 2005, (04) :627-633
[5]   北京地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现状分析 [J].
赵越 ;
潘钧 ;
张红远 ;
郭继勇 ;
魏强 ;
时建纲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1) :67-69
[6]   北京地区PM10污染的气象特征 [J].
王淑英 ;
张小玲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2, (S1) :177-184
[7]   北京PM2.5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PM10、TSP的关系 [J].
杨复沫 ;
贺克斌 ;
马永亮 ;
张强 ;
余学春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6) :27-31
[8]   夏季持续高温天气对北京市大气细粒子(PM)的影响 [J].
宋宇 ;
唐孝炎 ;
张远航 ;
胡敏 ;
方晨 ;
曾立民 ;
王玮 .
环境科学, 2002, (04) :33-36
[9]   采暖期前和采暖期北京大气颗粒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J].
张仁健 ;
王明星 ;
胡非 ;
徐永福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2, (01) :75-81
[10]   北京冬春季气溶胶化学成分及其谱分布研究 [J].
张仁健 ;
王明星 ;
张文 ;
王跃思 ;
李爱国 ;
朱光华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 (01)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