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的政策性职能何去何从

被引:4
作者
陈淮
机构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政策性职能; 国债; 国家公债; 财政; 财政金融; 积极财政政策; 资本退出; 税赋; 资本补偿; 解除劳动合同;
D O I
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02.89.005
中图分类号
F8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单纯调整总量关系的政策定位已经不能适应需要 进入2002年以来,关于积极财政政策应否“淡出”的争论再趋热烈。呼吁“淡出”的理由不无道理:国债规模的连续增长会给长期财政收支平衡带来不利影响,过度依赖财政投资的经济增长可能把财政拖入无法退出的困境,政府持续投入会导致对民间投资和市场化力量的“挤出”效应等。反对“淡出”的声音也有依据:200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强调指出“扩大内需是一个需要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38 +38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