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异质性的中日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分析

被引:31
作者
赵玉焕
王淞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关键词
技术异质性; 中日贸易; 隐含碳; 投入产出法; SDA分析;
D O 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4.01.003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020206 ;
摘要
基于中日技术异质性,使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利用WIOD数据库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对1995—2009年中日贸易隐含碳进行了测算,测算中考虑了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碳排放。同时,采用SDA分析,对中日贸易隐含碳的变化进行了因素分解。测算结果表明:从1995—2009年,在中日贸易中,中国出口隐含碳从40.78Mt增长到152.78Mt,进口隐含碳从12.25Mt增长到66.87Mt,净出口隐含碳从28.53Mt增长到85.91Mt。因素分解结果表明:在1995—2009年期间,对于中国对日本出口隐含碳的变化,规模效应促使了隐含碳的增长,技术效应促使了隐含碳减少,结构效应影响比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26 +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全球贸易隐含碳的核算及其地缘结构分析 [J].
丛晓男 ;
王铮 ;
郭晓飞 .
财经研究, 2013, 39 (01) :112-121
[2]   中美进出口贸易中隐含碳的研究——基于贸易污染条件的分析 [J].
吴英娜 ;
姚静 .
宏观经济研究, 2012, (12) :86-92
[3]   中国对日本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及结构分解分析 [J].
王菲 ;
李娟 .
经济经纬, 2012, (04) :61-65
[4]   中欧贸易隐含碳及政策启示——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 [J].
闫云凤 ;
赵忠秀 ;
王苒 .
财贸研究, 2012, 23 (02) :76-82
[5]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因素分析——基于SDA分解技术 [J].
郭朝先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12) :47-56
[7]   中国对外贸易产生的CO2排放区位转移分析 [J].
张晓平 .
地理学报, 2009, 64 (02) :234-242
[8]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估算 [J].
齐晔 ;
李惠民 ;
徐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69-75
[9]   中国就业结构演变的SDA分析 [J].
张华初 .
中国人口科学, 2008, (02) :42-49+95
[10]   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 [J].
李景华 .
系统工程, 2004, (09) :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