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技术体制与产业效率实证分析

被引:3
作者
李晓梅
机构
[1] 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技术体制; 产业效率; 技术机会; 知识基础特性; 创新独占性; 外部知识获取性;
D O I
10.13269/j.cnki.ier.2013.02.007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使用2003~2011年中国本土高技术产业区域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体制与产业效率的关系,在研究中构建了测度技术体制的变量和产业效率投入产出的变量指标,研究发现,技术机会(OPPO)、知识基础特性(PROP)、创新独占性(APPR)与产业效率(EFFI)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增强产业技术机会、知识基础特性和创新独占性对提升产业效率有很大作用;外部知识获取性(ACCE)与产业效率(EFFI)没有通过检验,即过度引进技术对提升产业效率作用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地区差异 [J].
李晓梅 ;
夏茂森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 (04) :37-40
[2]   技术体制、研发努力与创新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J].
焦少飞 ;
张炜 ;
杨选良 .
中国软科学, 2010, (05) :37-44
[3]   技术体制框架下FDI影响产业技术边缘化的研究——以中国手机行业为例 [J].
杜健 ;
吴晓波 ;
黄娟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1-8
[4]  
技术体制视角下中国高技术产业经济效率实证研究[D]. 李晓梅.辽宁大学. 2012
[5]  
基于技术体制视角的产业技术创新问题研究[D]. 顾雅洁.天津大学. 2009
[6]  
基于行业特征视角的技术创新活动影响因素研究[D]. 孙赫.浙江大学. 2007
[7]  
技术体制对行业技术创新活动影响的研究[D]. 张云龙.浙江大学. 2006
[8]  
数据包络分析[M]. 科学出版社 , 魏权龄著, 2004
[9]  
Knowledge diffusion,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atch-up: The case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in China[J] . Qing Mu,Keun Lee.Research Policy . 2005 (6)
[10]  
Technological regimes, catching-up and leapfrogging: findings from the Korean industries[J] . Keun Lee,Chaisung Lim.Research Policy . 200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