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构造结及周边地区上地幔顶部Pn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研究

被引:34
作者
崔仲雄 [1 ,2 ]
裴顺平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科学院青褛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实验室
关键词
Pn波; 不均匀性; 各向异性; 解耦; 东构造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构造结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奇点,历来是地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在中国及区域地震台网资料所得结果的基础上,增加了1964-2006年的ISC数据,总共349475个Pn波到时资料,着重反演了东构造结及周边地区Pn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结果表明该区Pn速度结构与现代构造活动存在较明显的关联:四川盆地,印度板块是构造稳定的地块而具有高速异常;藏东南和南北地震带构造活动强烈而显示低速异常,云南南部、中南半岛北部因处于缅甸弧弧后扩张区其低速异常尤为明显.Pn波各向异性表明快波方向在东构造结有一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在藏东南是北东方向,然后在南北地震带先转向东南,再转向南,最后在中南半岛北部突变为近东西向.这是因为青藏高原物质在东流的过程中,相对于东构造结和四川盆地,在藏东南和南北地震带存在强烈的简单剪切变形,而在缅甸弧后扩张区为纯剪切变形所致.SKS快波方向也有类似的旋转趋势,但在中南半岛北部附近,具有近东西向Pn快波方向的区域,比云南南部东西向SKS区域偏南3°左右,这可能是由于该地区岩石圈上部运动比下部更快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245 / 225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川西龙门山及邻区地壳上地幔远震P波层析成像 [J].
郭飚 ;
刘启元 ;
陈九辉 ;
刘立申 ;
李顺成 ;
李昱 ;
王峻 ;
齐少华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2) :346-355
[2]   青藏高原及邻区的Rayleigh面波的方位各向异性 [J].
苏伟 ;
王椿镛 ;
黄忠贤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6) :674-682
[3]   青藏高原东部上地幔各向异性及相关的壳幔耦合型式 [J].
王椿镛 ;
常利军 ;
吕智勇 ;
秦嘉政 ;
苏伟 ;
Paul Silver ;
Lucy Flesch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4) :495-503
[4]   中国及邻区Pn波速度结构成因探讨 [J].
裴顺平 ;
许忠淮 ;
汪素云 .
地震学报, 2004, (01) :1-10+114
[5]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的运动与应变状态[J]. 李延兴,杨国华,李智,郭良迁,黄珹,朱文耀,符养,王琪,江在森,王敏.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6]  
川滇地区上地幔顶部Pn速度细结构[J]. 黄金莉,宋晓东,汪素云.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7]   东亚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图的编制 [J].
许忠淮 .
地震学报 , 2001, (05) :492-501
[8]   中国大陆上地幔顶部Pn速度结构 [J].
汪素云 ;
T.M.Hearn ;
许忠淮 ;
J.F.Ni ;
俞言祥 ;
张晓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6) :449-454+529
[9]   青藏高原物质东流的岩石层力学背景探讨 [J].
熊熊 ;
许厚泽 ;
滕吉文 .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1, (02) :1-6
[10]  
中国大陆上地幔顶部体波速度层析成像[D]. 裴顺平.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