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位商分析法的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11
作者
闫建伟
机构
[1] 周口师范学院周口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种植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区域差异; 区位商分析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目的】研究劳动力转移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情况,为政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区位商统计分析法对1998~2013年我国31个省(区、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并进行区域类型划分。【结果】(1)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农林牧副渔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我国各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明显差异,主要体现为优势区域数量的变化、调整幅度的大小、调整的方向及调整的重点;(3)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划分为四大类型,即A(正向调整、高区位商)、B(负向调整、高区位商)、C(正向调整、低区位商)、D(负向调整、低区位商),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已实现,但仍有少部分地区产业调整效果不理想。【建议】地方政府要认清各自的农业产业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A类可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引领产业升级;B类可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规模化水平,巩固产业发展;C类可发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D类可充分利用区外市场,提高区域间贸易服务水平或适时转移产业支持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795 / 18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 [J].
覃成林 ;
郑云峰 ;
张华 .
经济地理, 2013, 33 (01) :9-14
[2]   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测度及评价 [J].
杨立勋 ;
刘媛媛 .
农业经济, 2013, (01) :12-14
[3]   农业区划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J].
张仲威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8, 29 (06) :46-48
[4]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我国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分析 [J].
潘雄锋 ;
李名子 .
农业技术经济, 2008, (03) :32-37
[5]   中国区域差异成因的文献综述 [J].
严汉平 ;
白永秀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05) :52-57
[6]   农业资源区划的功能定位与发展对策 [J].
鲍宁智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6, (05) :55-56
[7]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评价研究 [J].
张孟林 ;
王庆石 .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 (03) :73-75
[8]   中国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的区域差异分析 [J].
苗齐 ;
钟甫宁 ;
苗齐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5) :107-113
[9]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关键、问题与对策 [J].
熊德平 .
农业经济问题, 2002, (06) :20-25
[10]   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 [J].
陈锡文 ;
杜鹰 ;
唐仁建 ;
宋洪远 .
管理世界, 2000, (01) :14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