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歧义消解方法

被引:23
作者
冯志伟
机构
关键词
潜在歧义; 歧义现象; 中文; 英文; 歧义结构; 歧义消解; 受事; 述宾结构; 自然语言处理; 汉语句法; 名词词组; 定中结构; 赵元任;
D O I
10.16499/j.cnki.1003-5397.1996.01.012
中图分类号
H13 [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比较了中文和英文在歧义现象上的异同,分析了基于"制约"的歧义消解方法和基于"优选"的歧义消解方法,指出了自然语言的歧义结构本身就包含了消解歧义的因素,认真地分析这些因素,可以为歧义消解提供有用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再分类、句法制约条件、语义制约条件等。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0+1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汉语中的兼类词、同形词类组及其处理策略 [J].
孙茂松 ;
黄昌宁 .
中文信息学报, 1989, (04) :11-23
[2]   中文科技术语的结构描述及潜在歧义 [J].
冯志伟 .
中文信息学报, 1989, (02) :1-16
[3]  
语义论.[M].石安石著;.商务印书馆.1993,
[4]  
吕叔湘自选集.[M].吕叔湘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