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氮磷营养盐变化特征及潜在性富营养评价

被引:80
作者
曲丽梅 [1 ]
姚德 [1 ]
丛丕福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辽东湾; 氮磷营养盐; 潜在性富营养化;
D O I
10.13227/j.hjkx.2006.02.013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根据2002-062002-09之间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阐述了辽东湾海域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氨氮NH4+-N、硝酸态氮NO3--N和亚硝酸态氮NO2--N、磷酸盐PO43--P和pH及盐度进行了相关分析,对海域进行了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氮磷营养盐随月份和空间的不同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近岸海域受径流影响较大,海区中间则是海洋生物化学过程影响较大.N/P值从6月初的52.5上升到7月初的60.6,在9月初又降到39左右,都远大于Redfield值16.氮磷营养盐和pH及盐度表现出不同的相关关系,如在6月NO2--N和pH的相关系数高达0.93.4个航次中辽东湾总氮值为212.0μg/L,磷酸盐值为10.1μg/L,N/P(原子比)为50.77,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结果为:辽东湾在调查期间为磷限制中度营养盐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63 / 2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杭州湾及邻近水域叶绿素a与氮磷盐的关系 [J].
蒋玫 ;
沈新强 .
海洋渔业, 2004, (01) :35-39
[2]   2000年夏季莱州湾主要观测要素的分布特征 [J].
万修全 ;
吴德星 ;
鲍献文 ;
姜华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7-12
[3]   大亚湾海区营养盐的变化及富营养化研究 [J].
彭云辉 ;
孙丽华 ;
陈浩如 ;
王肇鼎 .
海洋通报, 2002, (03) :44-49
[4]   渤海氮磷营养盐的循环和收支 [J].
赵亮 ;
魏皓 ;
冯士筰 .
环境科学, 2002, (01) :78-81
[5]   渤海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季节循环分析 [J].
石强 ;
陈江麟 ;
李崇德 .
海洋通报, 2001, (06) :32-39
[6]   厦门马銮湾水域无机氮的化学特征 [J].
张晓萍 .
台湾海峡, 2001, (03) :319-322
[7]   中国近岸海域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附视频 [J].
郭卫东 ;
章小明 ;
杨逸萍 ;
胡明辉 .
台湾海峡, 1998, (01) :64-70
[8]   辽河口营养要素的化学特性及其入海通量估算 [J].
蒋岳文,陈淑梅,关道明,付宇众 .
海洋环境科学, 1995, (04) :39-45
[9]   台湾海峡西部营养盐变化特征——Ⅳ.水系混合及浮游植物摄取对Si:N:P比值的影响 [J].
暨卫东 ;
黄尚高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2, (02) :53-62
[10]   春季浙江南部海区溶解氧、pH值和营养盐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研究 [J].
王玉衡 ;
蒋国昌 ;
董恒霖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0, (05) :654-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