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

被引:5
作者
李龙
陈雅丽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07.05.006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性战略,以人为本的"人"从外延看指人人,主体上是人民;以人为本的"本"是根本,是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以人为本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特别是它的中国化即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为理论基础。马克思的人本主义主要体现在马克思在大学期间的人本主义思想以及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接受、批判和超越,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人的本质理论、异化理论、人与法的理论等方面。毛泽东、邓小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继承、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思想,从而使以人为本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3,
[2]  
李大钊文集.[M].李大钊 著.人民出版社.1984,
[3]  
陈独秀文章选编.[M].陈独秀 著;三联书店 编辑.三联书店.1984,
[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 著;刘丕坤 译.人民出版社.1979,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