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与民间投资的激励

被引:3
作者
马国强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 湖北武汉
关键词
产权; 产权细分; 民间投资; 激励约束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48 [投资];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摘要
产权理论认为 ,产权是收益的基础 ,有效率的产权应是竞争性的或排他性的 ,它可以减少产权主体在行使其权能时的不确定因素 ,从而激励投资者的积极性。产权的界定和细分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有关“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和“保护私人财产”的阐述 ,明确了我国现阶段多元利益格局下 ,对私营经济和民间投资的激励政策。分析我国民间投资的发展状况和制约民间投资壮大的产权因素 ,应进一步保护民营企业的产权 ,明晰企业产权与个人产权 ,并对民营企业产权进行细分 ,使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逐步建立现代化企业的激励约束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关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低绩效问题的深层思考 [J].
谢百三 ;
谢曙光 .
财经科学, 2003, (01) :32-36
[2]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J].
徐瑞娥 .
经济学动态, 2002, (10) :48-51
[3]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R.H.科斯(Coase,R.H.)等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