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与姜黄药性差异的药理活性研究(一)

被引:7
作者
李洪梅
周爱香
李小芹
孙建辉
高双荣
黄璐琦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关键词
郁金; 姜黄; 药性; 药理活性;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12.20.078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郁金、姜黄水提物药理活性的差异,探讨两者寒温药性差异的本质。方法:采用异硫氰酸萘酯灌胃诱导大鼠肝损伤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大黄灌胃加寒湿环境因素建立的寒湿黄疸动物模型,考察比较郁金、姜黄水提物(均含生药10 g.kg-1)ig给药16 d对黄疸指标(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抗氧化指标(肝线粒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能量代谢指标(肝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钠-钾-三磷酸腺苷、钙-镁-三磷酸腺苷)、肝线粒体氧化还原能力、垂体-肾上腺、甲状腺、性腺机能指标(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黄体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以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结果:姜黄水提物对寒湿黄疸的疗效优于郁金水提物,病理结果显示,姜黄水提物组的汇管区胆管病变、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肝实质病变等均较模型组显著减轻,郁金水提物组上述病变未见明显减轻。姜黄水提物对寒湿黄疸模型大鼠肝线粒体能量代谢低下、氧化还原能力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降低、垂体-肾上腺、甲状腺、性腺机能低下具有明显增强作用,郁金水提物对其未见增强作用。结论:郁金水提物表现为性寒,姜黄水提物表现为性温。
引用
收藏
页码:273 / 2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药四性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J].
黄丽萍 ;
余日跃 ;
王条敏 ;
陈魏 ;
彭淑红 ;
刘红宁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 17 (09) :270-274
[2]   中药四性研究现状与设想 [J].
贺福元 ;
邓凯文 ;
罗杰英 ;
李博 ;
贺庆平 ;
刘文龙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8, (08) :72-75
[3]   茵陈术附汤对中医阴黄证黄疸动物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 [J].
曲长江 ;
吴谙诏 ;
王文丽 ;
秦微 ;
曲静 .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6, (01) :89-90
[4]   红景天苷减轻叠氮钠诱导线粒体损伤的作用 [J].
曹立莉 ;
杜冠华 ;
王敏伟 .
药学学报, 2005, (08) :700-704
[5]   明清前药性理论发展溯源 [J].
梁然淑 ;
房景奎 .
中医药学刊, 2004, (12) :2280-2281+2298
[6]   大鼠红细胞膜钠泵活性与造模实热证、虚热证的关系 [J].
陈群 ;
刘亚梅 ;
徐志伟 ;
不详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2000, (02) :37-40
[7]   寒热本质研究进展 [J].
梁月华 .
中医杂志, 1996, (12) :747-750
[8]   温热药(附子、干姜、肉桂)复方及小复方对交感神经、肾上腺、TSH、LH等的影响 [J].
杨鸿志 ;
梁月华 ;
任红 .
中国中药杂志, 1992, (11) :688-690+704
[9]   肝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活力检测条件的探讨 [J].
姜妙娜 .
大连医学院学报, 1991, (01) :76-78
[10]   寒凉和温热药复方及知母对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机制探讨 [J].
梁月华 ;
王传社 ;
章云津 .
中药通报, 1988, (11) :48-5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