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扬子地区海相成烃物质聚集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

被引:13
作者
陈洪德 [1 ,2 ]
黄福喜 [1 ]
徐胜林 [1 ]
滑心爽 [1 ]
赵立群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中上扬子; 古生界; 成烃物质; 分布规律; 主控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构造-层序地层学、沉积学与岩相古地理学理论和动态演化观为指导,通过新一轮中上扬子区震旦系-古生界成烃物质聚集分布规律分析,认为纵向上烃源岩与层序格架发育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即对应于全球二级海平面变化旋回中的海侵体系域;主力烃源岩系以泥质烃源岩占绝对优势,次为碳酸盐质、硅质烃源岩,成层性好,单层厚度较薄;烃源岩母质类型和有机质演化随时代变新具有规律性变化;陡山沱组、筇竹寺组、龙马溪组和中上二叠统烃源岩品质较好,对油气成藏贡献大。横向上层序格架中各层烃源岩发育和分布规律及其有利区具有明显差异性;四川盆地内各层烃源岩全,江汉盆地下组合烃源层残存保留,雪峰西缘地区残存下组合烃源层,黔桂地区各套烃源岩相对较发育;以泥质烃源岩的分布范围最宽广,其层位、厚度和岩相最稳定,有机地化指标较佳。综合分析认为成烃物质聚集分布规律主要受构造背景、盆地性质、古气候、古地理以及沉积环境等因素控制,与各种成因引起的海平面上升的关系密切,并且总是聚集分布于滨海含煤体系、滞留陆棚、局限海湾、局限台地、台盆、大陆斜坡以及深水盆地等低能缺氧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569 / 57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海相优质烃源岩形成环境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李天义
    何生
    杨智
    [J]. 地质科技情报, 2008, (06) : 63 - 70
  • [2] 中国南方海相生烃成藏研究的若干新进展(一) 南方四套区域性海相烃源岩的分布
    梁狄刚
    郭彤楼
    陈建平
    边立曾
    赵喆
    [J]. 海相油气地质, 2008, (02) : 1 - 16
  • [3] 海相优质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沉积环境
    陈践发
    张水昌
    鲍志东
    孙省利
    吴庆余
    [J]. 海相油气地质, 2006, (03) : 49 - 54
  • [4] 中上扬子北缘中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特征
    刘光祥
    [J].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 70 - 75
  • [5] 中国海相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
    张水昌
    张宝民
    边立曾
    金之钧
    王大锐
    张兴阳
    高志勇
    陈践发
    [J]. 地学前缘, 2005, (03) : 39 - 48
  • [6]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特殊性问题
    金之钧
    [J]. 地学前缘, 2005, (03) : 15 - 22
  • [7] 南方海相烃源岩特征分析
    蔡勋育
    韦宝东
    赵培荣
    [J]. 天然气工业, 2005, (03) : 20 - 22+193
  • [8] 中国南方古生界层序格架中的生储盖组合类型及特征
    陈洪德
    覃建雄
    田景春
    周雁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 62 - 69
  • [9] 南方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的若干地质问题及对策
    郭彤楼
    田海芹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3) : 244 - 247
  • [10] 中国古生界海相地层油气勘探
    钱凯
    李本亮
    许惠中
    [J]. 海相油气地质, 2002, (03) : 1 -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