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级公共投资的区域效应: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

被引:8
作者
韩仁月
常世旺
机构
[1]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公共投资; 互利共赢; 以邻为壑; 溢入效应;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0.04.002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3.6 [基本建设计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文章通过构建VAR模型考察了省级公共投资对就业和产出的动态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区域间公共投资的就业效应更多地表现为以邻为壑;而产出效应则主要体现为互利共赢。在就业效应方面,本地区公共投资对超过半数地区(16/26)的就业产生挤入效应;而区域外公共投资则对多数地区(18/26)的就业产生挤出效应。从公共投资总就业效应看,公共投资促进了以北京、上海、广东为中心的三大就业地带的形成。在产出效应方面,本地区公共投资对17/26的地区的产出产生挤入效应;而区域外公共投资仅对3/26的地区的产出产生挤出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J].
刘学军 ;
赵耀辉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2) :693-710
[2]   公共投资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 [J].
王威 .
当代经济管理, 2008, (02) :14-17
[3]   公共投资就业效应的一个解释——基于CES生产函数的分析及其检验 [J].
徐旭川 ;
杨丽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11) :94-103
[4]   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 [J].
张海星 .
财贸经济, 2004, (11) :43-49+97
[5]   政府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 [J].
刘国亮 .
改革, 2002, (04) :80-85
[6]  
Spillover effects of public capital formation: evidence from the Spanish regions[J] .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 2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