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区城市扩张过程及形态对比分析——以东京、纽约和上海为例

被引:38
作者
焦利民 [1 ,2 ]
龚晨 [1 ,2 ]
许刚 [1 ,2 ]
董婷 [1 ,2 ]
张博恩 [3 ]
李泽慧 [1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
关键词
城市扩张; 大都市区; 城市土地密度; 城市形态; 时空分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1 [世界];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大都市区化是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研究大都市区域城市扩张进程对理解其未来增长趋势、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都市区土地扩张及区域间的对比分析,以及都市区发育过程中城市扩张的一般化空间模式还未被深入理解。论文选取东京、纽约和上海3个大都市区,获取1990—2015年间3期Landsat影像数据,使用梯度和格网分析法,采用城市土地密度函数和城市扩张指数,从建设用地数量变化及其时空分布、城市形态变化等方面,多角度对比分析各城市不同阶段建设用地增长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①大都市区边界仍在不断扩展,建设用地在研究期内持续增长;20多年间东京、纽约和上海的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长了63%、53%和233%;上海一直处于高强度扩张状态,而纽约的城市扩张在后期几近停滞。②大都市区建设用地密度从中心向外呈圈层递减式分布,城市核心区和边缘区半径的增长最明显;城市形态均趋向于紧凑。③新增建设用地时空异质性明显。东京的远郊新城不断建设,纽约一些尚有发展潜力的区域次中心仍在扩张但速率逐渐放缓,上海的核心区外围增长剧烈并逐渐向远城区推进。④大都市区域扩张先后经历高速期—缓慢期—停滞期,扩张进程表现为核心区膨胀—次中心及新城建设—逐步形成稳定的多中心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675 / 68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武汉市城市空间集聚要素的分布特征与模式 [J].
焦利民 ;
李泽慧 ;
许刚 ;
张博恩 ;
董婷 ;
谷岩岩 .
地理学报, 2017, 72 (08) :1432-1443
[2]   国内外大都市区规划实践及对重庆大都市区规划的启示 [J].
冷炳荣 ;
王真 ;
钱紫华 ;
李鹏 .
国际城市规划, 2016, (06) :112-119
[3]   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中国城乡建设用地扩张时空特征遥感分析 [J].
刘纪远 ;
刘文超 ;
匡文慧 ;
宁佳 .
地理学报, 2016, 71 (03) :355-369
[4]   长三角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耦合态势及其驱动机制 [J].
周艳 ;
黄贤金 ;
徐国良 ;
李建豹 .
地理研究, 2016, 35 (02) :313-324
[5]   美国地方土地利用分区制与大都市区的低密度蔓延 [J].
孙群郎 ;
郑殿娟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48 (06) :159-165
[6]   基于圈层建设用地密度分析的中国主要城市扩张的时空特征 [J].
焦利民 ;
张欣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 (10) :1721-1728
[7]   基于随机森林的元胞自动机城市扩展模拟——以佛山市为例 [J].
陈凯 ;
刘凯 ;
柳林 ;
朱远辉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8) :937-946
[8]   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和发展研究——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 [J].
张欣炜 ;
宁越敏 .
地理科学, 2015, 35 (06) :665-673
[9]   重视大都市区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J].
荣朝和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 (03) :1-9
[10]   南京大都市区建设用地扩张特征与机理 [J].
陈江龙 ;
高金龙 ;
徐梦月 ;
陈雯 .
地理研究, 2014, 33 (03) :427-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