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大都市区城市扩张过程及形态对比分析——以东京、纽约和上海为例
被引:38
作者:
焦利民
[1
,2
]
龚晨
[1
,2
]
许刚
[1
,2
]
董婷
[1
,2
]
张博恩
[3
]
李泽慧
[1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
来源:
关键词:
城市扩张;
大都市区;
城市土地密度;
城市形态;
时空分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1 [世界];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大都市区化是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研究大都市区域城市扩张进程对理解其未来增长趋势、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都市区土地扩张及区域间的对比分析,以及都市区发育过程中城市扩张的一般化空间模式还未被深入理解。论文选取东京、纽约和上海3个大都市区,获取1990—2015年间3期Landsat影像数据,使用梯度和格网分析法,采用城市土地密度函数和城市扩张指数,从建设用地数量变化及其时空分布、城市形态变化等方面,多角度对比分析各城市不同阶段建设用地增长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①大都市区边界仍在不断扩展,建设用地在研究期内持续增长;20多年间东京、纽约和上海的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长了63%、53%和233%;上海一直处于高强度扩张状态,而纽约的城市扩张在后期几近停滞。②大都市区建设用地密度从中心向外呈圈层递减式分布,城市核心区和边缘区半径的增长最明显;城市形态均趋向于紧凑。③新增建设用地时空异质性明显。东京的远郊新城不断建设,纽约一些尚有发展潜力的区域次中心仍在扩张但速率逐渐放缓,上海的核心区外围增长剧烈并逐渐向远城区推进。④大都市区域扩张先后经历高速期—缓慢期—停滞期,扩张进程表现为核心区膨胀—次中心及新城建设—逐步形成稳定的多中心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675 / 685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