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温带旱作农业主要作物生产潜力及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以黑龙江海伦市为例

被引:15
作者
戴尔阜 [1 ]
王昊 [1 ]
吴绍洪 [1 ]
靳京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自然资源; 作物生产潜力; 资源利用效率; PS123模型; 评价指标; 海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11 [作物生理学]; F323.2 [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90302 ; 082802 ; 082803 ; 120405 ;
摘要
将作物生产潜力模型(PS123模型)与常规方法相结合,对1999~2001年海伦市玉米、大豆、小麦作物生产潜力进行计算;选取产量损失量、资源满足率和资源组合利用率,定量评价资源利用效率,寻找影响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限制性因子及其定量制约程度。结果显示,自然资源中温度对于产量的限制最大,其次为水分和土壤,如果把光温生产潜力作为目标产量,玉米、大豆、小麦的光温生产潜力分别为11998、7068、8813 kg/hm2,资源利用率分别为51.0%、29.0%、20.2%,海伦市粮食生产仍有较大潜力。在特定自然资源状况下,海伦市的社会经济状况是限制潜力实现的重要因素,在实地调查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该市作物产量的主要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461 / 46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基于PS123作物生长模型的黑龙江海伦市玉米生产潜力计算 [J].
吴绍洪 ;
靳京 ;
戴尔阜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8) :93-97
[2]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方法及其比较 [J].
靳京 ;
吴绍洪 ;
戴尔阜 .
资源科学, 2005, (01) :146-152
[3]   作物生产潜力模型在中国的应用 [J].
徐春达 ;
高晓飞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3, (06) :108-112
[4]   灌溉对土壤盐分的影响及微咸水利用的模拟研究 [J].
乔玉辉 ;
宇振荣 .
生态学报, 2003, (10) :2050-2056
[5]   基于GIS的甘肃省农业生产潜力研究 [J].
郑海霞 ;
封志明 ;
游松财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4) :400-408+437
[6]   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夏玉米灌溉需求分析 [J].
毛振强 ;
张银锁 ;
宇振荣 .
作物学报, 2003, (03) :419-426
[7]   黑龙江海伦农田黑土水分特征 [J].
孟凯 ;
张兴义 ;
随跃宇 ;
赵军 .
土壤通报, 2003, (01) :11-14
[8]   荷兰PS1模型在雄县地区土地利用系统分析中的应用——以冬小麦种植为例 [J].
陈亚恒 ;
刘会玲 ;
薛宝民 ;
张俊梅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1) :17-20
[9]   应用EPIC模型计算黄土塬区作物生产潜力的初步尝试 [J].
王宗明 ;
梁银丽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4) :481-487
[10]   黄土高原地区玉米生产潜力模拟研究 [J].
李军 ;
王立祥 ;
邵明安 ;
樊廷录 .
作物学报, 2002, (04) :55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