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剥夺理论”在农村流动人口犯罪防控中的应用

被引:8
作者
陈炜
徐绫泽
机构
[1] 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相对剥夺; 新农村建设; 流动人口; 犯罪防控;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10.03.002
中图分类号
D917 [犯罪学];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摘要
农村流动人口犯罪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相对剥夺理论"作为一种社会学研究方式能够较好地解释农村流动人口犯罪现象的形成机理。我国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能够对"相对剥夺感"予以有效的弥合,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农民因为"相对剥夺感"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当前,应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缩小贫富差距,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设法寻找补偿机制,建立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健全对农民群体的思想疏导工作机制,从而有效防控农民流动人口犯罪现象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调查报告 [J].
王大中 ;
柴艳茹 ;
张晓东 ;
郭冰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7, (02) :9-15
[2]   浅析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现状及对策 [J].
曾利平 .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1) :25-29
[3]  
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李强著, 2002
[4]  
武汉市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状况调研分析 .2 许德琦. http://www.wuhanass.org.cn/Publish/2006-3-15/2006-3-15533953.shtml . 2010
[5]  
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 .2 李培林主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 . 199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70228-402387821.htm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