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典型气藏解剖与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54
作者:

徐樟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宋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吴欣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陈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天然气藏;
气藏解剖;
成藏模式;
须家河组;
川中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分别代表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须四段和须六段气藏特征的潼南、八角场和广安3个气藏进行了解剖分析与描述。结果表明: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均系近源成藏,北部以构造气藏和构造-岩性气藏为主;中部和南部受古残丘、古盐体底辟拱升的影响,以岩性气藏和裂缝-岩性气藏为主;西部斜坡带以裂缝-岩性气藏为主。良好的烃源岩为天然气近源成藏奠定了物质基础,大规模断层的存在是决定天然气保存的关键因素,古构造、古隆起及其斜坡部位是天然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该研究为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川西地区须家河组二段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J].
杨威
;
魏国齐
;
李跃纲
;
段勇
;
金惠
;
沈珏红
;
施振生
;
张林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2)
:188-192

杨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魏国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李跃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段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金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沈珏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施振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张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2]
四川盆地中部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流体包裹体研究
[J].
李云
;
时志强
.
岩性油气藏,
2008, (01)
:27-32

李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四川盆地西部坳陷须家河组储层裂缝特征及分布评价
[J].
周文
;
戴建文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1)
:20-25

周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川西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相特征
[J].
李熙喆
;
张满郎
;
谢武仁
;
李晓革
;
盛日正
.
天然气工业,
2008, (02)
:54-57+165

李熙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张满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谢武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李晓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盛日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5]
川西新场构造须家河组二段气藏特征
[J].
邓少云
;
叶泰然
;
吕正祥
;
张虹
.
天然气工业,
2008, (02)
:42-45+164

邓少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叶泰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吕正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张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6]
官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特征
[J].
疏壮志
;
殷孝梅
;
彭军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7, (03)
:1-4+13+7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彭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7]
须家河组砂岩组分特征与龙门山推覆体的形成演化
[J].
林良彪
;
陈洪德
;
侯明才
.
天然气工业,
2007, (04)
:28-30+148

林良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洪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侯明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8]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沉积相
[J].
库丽曼
;
刘树根
;
张长俊
;
朱平
;
雍自权
;
罗玉宏
;
龚昌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2)
:35-37+113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树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雍自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罗玉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龚昌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9]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砂岩优质储层成因探讨
[J].
蒋裕强
;
郭贵安
;
陈辉
;
陶艳忠
;
刘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1)
:18-21+104

蒋裕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郭贵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陶艳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10]
四川盆地西部须家河组砂岩组分及其古地理探讨
[J].
林良彪
;
陈洪德
;
翟常博
;
胡晓强
;
李君文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6)
:511-51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洪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沉积地质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沉积地质研究院

翟常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沉积地质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