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看中国事实汇率制度

被引:4
作者
张冲 [1 ]
胡昊 [1 ]
丁剑平 [1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2] 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篮子货币; 事实汇率制度; 中间价;
D O I
10.16475/j.cnki.1006-1029.2021.05.001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BBC框架"和中间价管理是2006年以来中国汇率制度的两大特征。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事实篮子货币的选择与中间价管理统一到联立方程模型框架中,使用分段回归和滚动回归方法,对2009年以来的人民币事实汇率制度演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8·11"汇改后,人民币事实货币篮子中美元权重逐步降至0.5,与其在CFETS货币篮子中的事实权重一致,欧元和英镑成为人民币事实货币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8·11"汇改后中间价定价市场供求占比有所反复,篮子汇率因素和逆周期因子是中间价定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后中间价对人民币汇率的引导作用回归中性,取消中间价定价机制已经具备事实依据。依据结论得到启示,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中,人民币货币篮子已经优化到位,未来应该在渐进可控的基础上推进中间价市场化直至取消中间价。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