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干旱区共生固氮资源研究

被引:2
作者
关桂兰
李仲元
杨玉锁
王卫卫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
关键词
共生固氮; 固氮活性; 生物固氮; 根瘤菌; 根瘤细菌; 固氮菌; 豆科植物; 新疆干旱区;
D O I
10.13866/j.azr.1986.01.01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氮素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元素,而蛋白质又是生命最主要的成份。因此,氮素的来源及其在自然界的循环一直被人们所关注。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由于世界能源危机的冲击,生物固氮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国内外广泛采用的Haber—Bosh法,固定大气中氮素,须在高温550℃和高压220大气压条件下才能完成。人工固氮法既消耗巨大的能源,同时污染环境。而生物固氮,由于生物体内固氮酶的催化作用,可以在常温常压下固定大气中的氮素。这样既节约能源,又避免了环境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主编.科学出版社.1972,
[2]  
新疆土壤地理.[M].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 编.科学出版社.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