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悬沙输移特征

被引:32
作者
贺松林
孙介民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上海
关键词
长江河口; 最大浑浊带; 悬沙输移; 潮泵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 [泥沙动力学、河流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根据1988年洪、枯季在长江口南、北槽进行的最大浑浊带专项水文观测的资料,对悬沙输移的分项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最大浑浊带的悬沙输移过程存在明显的潮泵效应及强烈的悬沙、底沙双向交换;长江口南、北槽之间存在一个大尺度的平面环向是沙输移,同时南、北槽自身还有次一级尺度的槽内平面环向悬沙输移。本文还探讨了最大浑浊带与拦门浅滩相互影响、彼此制约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长江河口悬沙输移特性
    沈焕庭
    李九发
    朱慧芳
    周福根
    [J]. 泥沙研究, 1986, (01) : 1 - 13
  • [2] 长江河口环流及其对悬沙输移的影响
    沈焕庭
    朱慧芳
    茅志昌
    [J]. 海洋与湖沼, 1986, (01) : 26 - 35
  • [3] 长江河口动力过程和地貌演变.[M].陈吉余等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 [4] 海岸河口区动力、地貌、沉积过程论文集.[M].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岸河口学会编辑;.科学出版社.1985,
  • [5] 第二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第二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组织委员会编;.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