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南北地震带强震活动特征及其地震强度与构造类型的关系

被引:6
作者
阎志德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关键词
南北地震带; 地震活动特征; 强震活动; 板块边界; 板块边缘; 构造类型; 地震强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讨论了南北地震带强震活动的特征,7级以上大地震随时间变化,在时间上和地理区段上的转移及呼应现象,是明显的。本文也对不同大小震级的地震与构造类型的关系作了探讨,7.5级以上大地震及巨大地震沿板块边界及其附近分布并迁移,7级以上大地震以块体边界及接触部位为界呼应发生,6—7级强震受断裂构造的控制,而弱地震的分布随机性是很强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11 / 3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板内断块相对运动 [J].
阚荣举 ;
王绍晋 ;
黄崐 ;
宋文 .
地震地质, 1983, (02) :79-90
[2]   我国“南北地震带”大震的跳跃迁移及其统计预测 [J].
李漳南 .
地震学报, 1982, (02) :190-198
[3]   华东南—印尼板块的边界划分及其地震活动特征 [J].
阎志德 ;
郭履灿 .
地震研究, 1980, (02) :1-10
[4]   用线性预测理论研究地震中长期预报 [J].
朱介寿 ;
韩渭宾 ;
颜永发 ;
方安良 .
地质科学, 1975, (02) :17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