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及应用分析

被引:41
作者
步学朋
机构
[1] 神华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碳捕集与封存(CCS); CO2捕集; 温室效应;
D O I
10.13226/j.issn.1006-6772.2014.05.003
中图分类号
X511 [气相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分析了CO2捕集技术及现状。CO2捕集是CCS的关键技术单元之一,针对不同的CO2气源,国内外研究开发了多种技术。许多CO2捕集技术已经工业化,其中燃烧后烟气中CO2的捕集技术主要是以一乙醇胺(MEA)为基础的胺法;燃烧前的CO2捕集技术主要应用于IGCC电厂,一般需要对煤气中CO进行部分变换,变换后脱碳可采用成熟技术,如Selexol(NHD)等。富氧燃烧则是在中试成功的基础上,进行更大规模的工业示范。国内外大型煤制油化工项目主要采用低温甲醇洗脱除CO2,如果设置CO2产品塔,则可以获得体积分数98%以上的CO2。天然气脱碳主要采用MDEA技术。另外还有低温法、PSA、膜分离等CO2捕集技术及化学链燃烧等一些正在研发的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19 +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二氧化碳捕集与地质封存首次规模化探索.[M].吴秀章; 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
[2]  
中国先进能源技术发展概论.[M].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专家组; 编著.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
[3]  
环境与工业气体净化技术.[M].朱世勇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4]  
二氧化碳分离技术.[M].叶懋权;陈全福编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
[5]   松南气田天然气脱碳工艺技术研究 [J].
孙洁 ;
徐正斌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 32 (04) :325-327+434
[6]   燃煤电站3000~5000t/aCO2捕集示范装置工艺及关键设备 [J].
刘练波 ;
黄斌 ;
郜时旺 ;
许世森 .
电力设备, 2008, (05) :21-24
[7]   中国CO2集中排放源调查及其分布特征 [J].
白冰 ;
李小春 ;
刘延锋 ;
张勇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S1) :2918-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