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胁迫下不同小麦基因型根际pH的变化、NH4+和NO3-吸收及还原与其耐铝性的关系

被引:16
作者
林咸永
章永松
罗安程
陶勤南
机构
[1]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资源科学系
[2]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资源科学系 浙江杭州
[3] 浙江杭州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耐Al性; 根际pH; 吸收动力学; 硝酸还原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耐Al性明显差异的 2个小麦基因型为材料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和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根际 pH变化、NH+ 4和NO-3 的吸收以及NO-3 还原与其耐Al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A1胁迫下鉴 86 4(耐性基因型 )比扬麦 5号 (敏感基因型 )能维持较高的根际 pH值 ,当溶液 pH值下降到最低时 ,前者比后者高 0 2 3个pH单位。吸收动力学研究表明 ,鉴 86 4在无Al和有Al胁迫时对NO-3 的吸收速率和亲和力大于扬麦 5号 ;而对NH+ 4的吸收速率和亲和力却小于扬麦 5号。Al还降低叶片和根系的硝酸还原酶活性 ,但鉴 86 4的叶片和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高于扬麦 5号。此外 ,在Al胁迫下 ,植株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迅速提高 ,但扬麦 5号积累量高于鉴 86 4。鉴 86 4具有较高的耐Al能力可能与其在Al胁迫下对NO-3 的吸收速率、亲和力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较高 ,而对NH+ 4的吸收速率和亲和力较低 ,从而能维持较高的根际 pH值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30 / 3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不同小麦基因型耐铝性的差异及筛选方法的研究 [J].
林咸永 ;
章永松 ;
罗安程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1) :64-70
[2]   不同耐铝性的小麦基因型在酸性铝毒土壤的适应性及其与体内养分状况的关系 [J].
林咸永 ;
章永松 ;
陶勤南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0, (06) :55-59
[3]   铝(Al)对不同耐性作物品种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J].
彭嘉桂 ;
陈成榕 ;
卢和顶 ;
刘海锋 .
生态学报, 1995, (01) :104-107
[4]   测定小麦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方法 [J].
张殿忠 ;
汪沛洪 ;
赵会贤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0, (04) :62-65
[5]   小麦吸收、累积硝酸根的品种间差异 [J].
倪晋山 .
植物生理学报, 1982, (03) :307-315
[6]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志良主编, 1990
[7]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