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伴生菌及蜜环菌共培养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8
作者
邢晓科
郭顺星
机构
[1]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2]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双重培养; 三重培养; 培养性状;
D O I
10.13346/j.mycosystema.2003.04.025
中图分类号
S567.3 [菌类];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本文对猪苓、伴生菌及蜜环菌两两共培养及三者共培养进行了宏观形态观察及细胞学水平上的研究。结果表明,猪苓与伴生菌共培养时,在二者之间形成一致密拮抗线,猪苓菌落表面菌丝分化产生大量菌丝束;猪苓与蜜环菌共培养时,猪苓能阻止蜜环菌菌索对其自身的进一步侵袭,互作区中的双方菌丝及菌索均停止生长;蜜环菌与伴生菌共培养时,蜜环菌能穿透整个伴生菌菌落,在伴生菌菌落下方产生大量分枝;三者共培养后,猪苓对蜜环菌的防御能力有所下降,伴生菌对蜜环菌的耐受力有所提高,蜜环菌产生的新分枝均向伴生菌一侧生长,猪苓与伴生菌之间并不形成致密拮抗线,只可见双方菌丝的白色交融区。 猪苓与伴生菌均能在蜜环菌菌索皮层上形成侵入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653 / 6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猪苓菌丝形成菌核栽培方法的研究 [J].
郭顺星 ;
王秋颖 ;
张集慧 ;
夏洪燕 .
中国药学杂志, 2001, (10) :11-13
[2]   猪苓菌核的营养来源及其与蜜环菌的关系 [J].
郭顺星 ;
徐锦堂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92, (08) :576-580+647
[3]   猪苓与蜜环菌的关系 [J].
徐锦堂 ;
郭顺星 .
真菌学报, 1992, (02) :142-145+17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200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