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南方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思路
被引:57
作者
:
戴少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
戴少武
贺自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
贺自爱
王津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
王津义
机构
: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荆州新区勘探研究所
[3]
湖北荆州
[4]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荆州新区勘探研究所!湖北荆州
来源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2001年
/ 03期
关键词
:
油气;
勘探思路;
动态成藏;
封存体系;
华南;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0.8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中国南方改造型盆地的特点 ,决定了其油气成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成藏的基础、关键、归宿特殊性的分析、论证为基点 ,根据 :(1)现今油气藏的定位不决定于原型盆地 ,而与晚期改造 ,再分配烃源控制的空间有关 ;(2 )主导成藏模式应为早期聚集晚期成藏、晚期聚集晚期成藏两种类型 ;(3)油气的高演化和晚期成藏的特点 ,决定了南方应以找气为主 ;(4)晚期重建整体封存体系的优劣是能否成藏并保存的关键 ,其核心是建造与改造的统一 ;(5 )南方天然气的储集以多层系、多类型为特点 ,应坚持“有主要目的层 ,而不唯主要目的层” ,多层兼顾 ,立体勘探和“二次生烃 ,多层储集、动态成藏 ,整体封存”的勘探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202+209 +20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川东渡口河气田飞仙关组气藏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
杨天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杨天泉
黄先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黄先平
周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周肖
[J].
天然气工业,
1999,
(06)
: 11
-
13+10
[2]
塔河油田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张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规划研究院
张抗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2)
: 24
-
28+36
[3]
泥质岩封盖油气门限的确定
傅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
傅广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朋岩
陈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
陈昕
王雅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
王雅春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2)
: 46
-
49
[4]
渤海实现稳产1000万t石油资源分析及勘探战略方向
邓运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天津
邓运华
[J].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7,
(06)
: 31
-
35
[5]
下扬子地区HQ-13线的综合地球物理调查及其地质意义
陈沪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华东石油地质局
陈沪生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8,
(03)
: 211
-
222+327
[6]
川西天然气勘探新进展
金晓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金晓华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8,
(03)
: 313
-
313
[7]
能源气的未来[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美)D.G.豪厄尔(DavidG.Howell)主编, 1999
[8]
扬子海相地质与油气[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石宝珩主编, 1993
[9]
广西隆林二叠纪生物礁[M]. 地质出版社 , 范嘉松等著, 1990
[10]
编翁文波学术论文选集. 翁文波. 石油工业出版社 . 1994
←
1
→
共 10 条
[1]
川东渡口河气田飞仙关组气藏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
杨天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杨天泉
黄先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黄先平
周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周肖
[J].
天然气工业,
1999,
(06)
: 11
-
13+10
[2]
塔河油田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张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规划研究院
张抗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2)
: 24
-
28+36
[3]
泥质岩封盖油气门限的确定
傅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
傅广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朋岩
陈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
陈昕
王雅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
王雅春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2)
: 46
-
49
[4]
渤海实现稳产1000万t石油资源分析及勘探战略方向
邓运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天津
邓运华
[J].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7,
(06)
: 31
-
35
[5]
下扬子地区HQ-13线的综合地球物理调查及其地质意义
陈沪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矿产部华东石油地质局
陈沪生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8,
(03)
: 211
-
222+327
[6]
川西天然气勘探新进展
金晓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金晓华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8,
(03)
: 313
-
313
[7]
能源气的未来[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美)D.G.豪厄尔(DavidG.Howell)主编, 1999
[8]
扬子海相地质与油气[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石宝珩主编, 1993
[9]
广西隆林二叠纪生物礁[M]. 地质出版社 , 范嘉松等著, 1990
[10]
编翁文波学术论文选集. 翁文波. 石油工业出版社 . 199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