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平原水网区汛期雨量与洪涝水位关系——以江苏里下河腹部地区为例

被引:18
作者
叶正伟 [1 ,2 ]
许有鹏 [1 ]
潘光波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雨量; 汛期; 洪涝水位; 里下河; 江淮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江苏里下河腹部地区8个雨量站和5个水位站1957~2006年的50年气象水文资料,采用Mann-Kendall方法检验面雨量变化趋势,并应用Pearson和Spearman方法揭示雨量同水位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50年来汛期面雨量、单站雨量和时段雨量的长期变化都呈减小趋势。最大15日和最大3日雨量是水位变化的敏感性时段雨量,最大30日雨量与超警戒水位日数相关性较好,长时段雨量对水位变化的累积效应显著。近年来最大3日和最大15日雨量重现期增大是洪涝水位显著增高和超警戒水位日数增加的主要原因,且次暴雨强度越大,高洪涝水位出现的概率越大。里下河腹部地区水位在空间变化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在时间变化上则呈现阶段性特征。1950年代末到1970年代间,水位和超警戒水位日数均值都随面雨量减少而降低;但1980年代到1990年代间,水位和超警戒水位日数均值随面雨量减少反而上升;2000年以来的7年中,水位随面雨量减少而略有升高,但超警戒水位日数均值仍然随面雨量减少而略有减少。这种变化说明,除雨量因素外,人类活动和城镇化水文效应对水位的影响日趋显著,导致雨量与洪涝水位关系更为复杂。
引用
收藏
页码:1137 / 114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陕西大理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 [J].
李丽娟 ;
姜德娟 ;
杨俊伟 ;
李九一 .
地理研究, 2010, 29 (07) :1233-1243
[2]   沿海城市社区暴雨洪水风险评价——以温州龙湾区为例 [J].
赵庆良 ;
王军 ;
许世远 ;
陈振楼 ;
刘耀龙 ;
谢翠娜 ;
胡英杰 .
地理研究, 2010, 29 (04) :665-674
[3]   沿淮湖泊洼地区域暴雨洪涝风险评估 [J].
盛绍学 ;
石磊 ;
刘家福 ;
叶金印 ;
刘荆 .
地理研究, 2010, 29 (03) :416-422
[4]   江苏里下河地区洪涝灾害演变趋势与成灾机理分析 [J].
叶正伟 ;
许有鹏 ;
徐金涛 .
地理科学, 2009, 29 (06) :880-885
[5]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水文效应研究 [J].
许有鹏 ;
丁瑾佳 ;
陈莹 .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9, (04) :67-73
[6]   新疆水文水资源变化及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J].
陈亚宁 ;
徐长春 ;
杨余辉 ;
郝兴明 ;
沈永平 .
地理学报, 2009, 64 (11) :1331-1341
[7]   太湖最高水位及其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关系 [J].
尹义星 ;
许有鹏 ;
陈莹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7) :609-614
[8]   快速城市化地区水系结构变化特征——以深圳市为例 [J].
黄奕龙 ;
王仰麟 ;
刘珍环 ;
曾祥坤 ;
陈朗 .
地理研究, 2008, (05) :1212-1220
[9]   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欧向军 ;
甄峰 ;
秦永东 ;
朱灵子 ;
吴泓 .
地理研究, 2008, (05) :993-1002
[10]   里下河地区降雨量多时间尺度分析 [J].
陈锡林 ;
闻余华 ;
黄利亚 ;
栾承梅 .
水文, 2008, (03) :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