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对氮素形态适应性的生理分析

被引:5
作者
王宪泽
陶福占
程炳嵩
张国珍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研究室,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研究室,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研究室,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研究室菏泽市农科所
关键词
小麦; NO3--N; NH4+-N; 吸收动力学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对氮素形态的研究通常以黄瓜及水稻为材料者较多,对小麦研究较少。本文探讨了小麦幼苗对NO3--N及NH4+-N的选择吸收及体内积累分配状况,分析了小麦对最佳形态氮肥适应性的生理基础,旨在为农业生产施肥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育苗以冬小麦(鲁麦11号)为材料,将种子在自来水中浸泡露白后,排在铺有尼龙网盛满水的搪瓷盘上,置恒温(25±2℃)、恒光照(26001x)下生长,每天光暗各12小时,从苗龄三天起每天换水一次。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Cornish Bowden A.The direct linear plot, a new graphical procedure for estimating enzyme. Kinetic Parameters Biochem. Eisenthal P. J . 1974
[2]   小麦吸收、累积硝酸根的品种间差异 [J].
倪晋山 .
植物生理学报, 1982, (03) :307-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