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艽的胚胎学研究

被引:15
作者
李惠娟,王耀芝
不详
机构
[1] 兰州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秦艽,胚胎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9.776.4 [龙胆科];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秦艽具5个雄蕊,花药壁的发育属于双子叶型,为变形绒毡层。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孢子主要呈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球形,具3—孔沟,多为2细胞。子房一室,中轴胎座,其上着生众多具单珠被、薄珠心的倒生胚珠。大孢子母细胞减救分裂形成线型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继续发育,少数为合点端第二个大孢子形成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属蓼型。受精作用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胚按茄型发育。胚乳核型。胚乳早期细胞壁的发生源自胚囊周缘出现的自由生长的壁。
引用
收藏
页码:243 / 2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党参胚胎学研究 [J].
牛佳田 ;
申家恒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91, (06) :421-428+491
[2]   蒙古黄芪的胚胎学 [J].
田国伟 ;
申家恒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91, (01) :19-25+87
[3]   蚕豆花药和胚珠发育进程的相互关系 [J].
王耀芝 ;
崔凯荣 ;
宫葵 .
西北植物学报 , 1986, (01) :36-42+84
[4]   高等植物受精作用中雄性核和雌性核的融合 [J].
胡适宜 ;
朱澂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79, (01) :1-10+93
[5]  
植物细胞学研究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孙敬,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