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岩溶地区黄荆和檵木叶片结构对其生态环境的响应

被引:7
作者
余龙江
吴耿
李为
项俊
栗茂腾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资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响应; 解剖特征; 毛村; 岩溶; 黄荆; 檵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7 [感应性与植物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生长于桂林毛村岩溶区和非岩溶区的黄荆(Vitex negundo)和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的解剖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两区的黄荆叶片表皮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1)两地的黄荆叶片背面均有浓密的绒毛,但致密程度有差异,岩溶区黄荆叶片的气孔深藏于绒毛间隙,这种结构可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因岩溶干旱带来的水分缺失.(2)岩溶区黄荆和檵木的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的厚度以及栅栏组织的致密程度均大于非岩溶区,这些特征有利于减少水分蒸腾.(3)岩溶区黄荆和檵木叶片的维管组织发达程度高于非岩溶区,有利于在蒸腾减小的情况下促进水分运输和营养元素的迁移,说明2种植物叶片结构特征在不同生境区的改变是其长期在岩溶区干旱环境条件下形成的适应性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517 / 15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扇叶铁线蕨叶片对岩溶环境的生态适应 [J].
栗茂腾 ;
余龙江 ;
李为 ;
李强 ;
李涛 ;
苗英杰 ;
刘建民 .
植物学通报, 2006, (06) :691-697
[2]   桂林毛村石灰土和红壤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J].
卢玫桂 ;
曹建华 ;
何寻阳 .
广西科学, 2006, (01) :58-64
[3]   遮荫处理下多脉青冈和金叶含笑的叶解剖结构变化研究 [J].
郝日明 ;
李晓征 ;
胡金良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6) :1083-1088
[4]   喀斯特山区先锋植物叶片解剖特征及其生态适应性评价——以贵州花江峡谷区为例 [J].
容丽 ;
王世杰 ;
刘宁 ;
杨龙 .
山地学报, 2005, (01) :35-42
[5]   盐生植物星星草叶表皮具有泌盐功能的蜡质层 [J].
韦存虚 ;
王建波 ;
陈义芳 ;
周卫东 ;
孙国荣 .
生态学报, 2004, (11) :2451-2456
[6]   弄拉典型峰丛岩溶区青冈栎叶片形态特征及对环境的适应 [J].
邓艳 ;
蒋忠诚 ;
曹建华 ;
李强 ;
蓝芙宁 .
广西植物, 2004, (04) :317-322+331
[7]   岩溶地区的地质环境和水文生态问题 [J].
袁道先 .
南方自然资源, 2003, (01) :22-25
[8]   从旱生植物叶结构探讨其生态适应的多样性 [J].
王勋陵 ;
马骥 .
生态学报, 1999, (06) :787-792
[9]   Leaf structure and anatomy as related to leaf mass per area variation in seedlings of a wide range of woody plant species and types [J].
Castro-Díez, P ;
Puyravaud, JP ;
Cornelissen, JHC .
OECOLOGIA, 2000, 124 (04) :476-486
[10]  
受地质条件制约的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M].曹建华[等]著;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编];.地质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