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旱种方式水稻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特性

被引:13
作者
赵步洪
张洪熙
陈新红
杨建昌
朱庆森
夏广宏
刘晓斌
机构
[1] 扬州大学作物栽培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
[2]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3]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扬州
[4] 江苏扬州
关键词
水稻; 旱种方式; 生长发育;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6 [陆稻(旱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汕优63"和"武育粳3号"为材料,以水种方式为对照,调查分析了覆膜旱种、覆秸旱种、露地旱种3种旱种方式水稻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特性。结果表明:与水种方式相比,3种旱种方式水稻移栽至穗分化期生长发育慢,全生育期延长,稻株各节间长度、穗长较短;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换率偏低,其减少的顺序为露地>覆秸>覆膜;但最大叶面积指数、抽穗期根冠比、粒叶比(颖花数/顶3叶叶面积)覆膜方式均较高。结果还显示:旱种方式水稻的每穗粒数少于对照;单位面积穗数覆膜方式高于对照,覆秸旱种和露地旱种则低于对照;旱种方式水稻的粒重,汕优63显著低于对照,不同旱种方式之间无显著差异,而武育粳3号露地旱种显著低于对照,覆膜旱种和覆秸旱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实率露地旱种显著低于对照,覆膜旱种和覆秸旱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3种旱种方式水稻产量低于对照,但汕优63覆膜方式减产不显著,其余品种×旱种方式减产均达显著水平(P<0 05)。考虑到节水种稻和生态效益,提出采用覆秸方式种稻并辅以适量适时浇水较为有利。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旱种水稻生育特性与产量形成的研究 [J].
杨建昌 ;
王志琴 ;
刘立军 ;
郎有忠 ;
朱庆森 .
作物学报, 2002, (01) :11-17
[2]   水稻覆膜旱作高产节水机理研究 [J].
梁永超 ;
胡锋 ;
杨茂成 ;
朱遐亮 ;
王广平 ;
王永乐 .
中国农业科学, 1999, (01) :26-32
[3]   水稻品种的抗旱性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 [J].
杨建昌,王志琴,朱庆森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5, (05) :65-72
[4]   地膜覆盖旱种水稻试验情况简报 [J].
吴一才 ;
宋嵩山 .
辽宁农业科学, 1982, (04) :28-30
[5]  
水稻高产高效益灌溉原理与方法[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朱庭芸著, 1994
[6]  
水稻生态学[M]. 农业出版社 , 梁光商 主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