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思潮评介

被引:6
作者
曾枝盛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后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91.6 [社会主义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060305 ;
摘要
“后马克思主义”的称谓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些著述之中,是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而出现的概念。后马克思主义所反映的是当今西方一些赞同“后现代主义”的学者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种种态度:极左(实则右翼)的后现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采取否定的态度;中间的后现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批评和辩护相间的态度;而左翼的后现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虽有批评,但辩护方面相对较多。本文对上述几派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观点分别作了扼要的介绍并作了一些初步的评论,从中勾勒了后马克思主义的大略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  
后现代理论.[M].(美)斯蒂文·贝斯特(StevenBest);(美)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Kellner)著;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3]  
哈贝马斯传.[M].余灵灵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4]   后马克思主义是超越马克思主义的激进的政治理论和实践吗? [J].
P.雷诺兹 ;
张明仓 .
世界哲学, 2002, (06) :56-67
[5]   论现实存在的马克思主义 [J].
弗里德里克·詹姆逊 ;
王则译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7, (01) :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