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茅RAPD分子标记反应体系优化

被引:7
作者
曾兵
张新全
彭燕
马啸
兰英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四川雅安
[3] 四川雅安
关键词
鸭茅; RAPD分子标记; 反应体系;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5.07.002
中图分类号
S543.3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鸭茅基因组DNA为模板,对RAPD反应体系中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实验,建立了一套鸭茅RAPD分子标记的最优化反应体系。即20μl体系中,最终浓度:Mg2+2.0mm/L,dNTP200μmol/L,Taq酶1.0U,引物浓度0.5pmol/μl,模板DNA量为60ng。
引用
收藏
页码:1151 / 115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云南野生鸭茅的核型研究 [J].
周自玮 ;
奎嘉祥 ;
钟声 ;
王荔 .
草业科学, 2000, (06) :48-51
[2]   施肥水平和刈割制度对鸭茅生产性能的影响 [J].
王俊卿 ;
董宽虎 .
草原与草坪, 2000, (02) :29-31
[3]   鸭茅的高产栽培及在人工草地中的利用 [J].
罗天琼 ;
莫本田 .
贵州农业科学, 2000, (03) :40-43
[4]   二倍体鸭茅农艺性状的初步研究 [J].
钟声 ;
杜逸 ;
郑德成 ;
余诚瑶 .
草地学报, 1997, (01) :54-61
[5]   RAPD应用于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学研究中的问题 [J].
汪小全 ;
邹喻苹 ;
张大明 ;
张志宪 ;
洪德元 .
植物学报, 1996, (12) :954-962
[6]   鸭茅二倍体和四倍体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J].
张新全 ;
杜逸 ;
郑德成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2) :202-206
[7]   寒地鸭茅引种初探 [J].
于忠禾,宫玉芝,赵德林,吴晶,刘峰,贾会彬,石凤善 .
草业科学, 1995, (04) :23-25
[8]   优质牧草引种试验研究 [J].
周兆琼 .
云南畜牧兽医, 1994, (03) :7-10
[9]   横断山地区饲用植物的区系组成特点 [J].
汤宗孝 ;
刘洪先 .
中国草原, 1987, (03) :7-11
[10]   禾本科新种——纤毛鸭茅 [J].
汤宗孝 ;
刘洪先 .
四川草原, 1984, (04) :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