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还田与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及产量影响

被引:8
作者
马春梅
王永吉
于舒函
王家睿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水稻; 稻草还田; 施氮量; 氮素吸收; 产量;
D O I
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17.06.002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寒地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稻草不还田、0.5倍、1.0倍、1.5倍、2倍还田5个处理,N0(不施入尿素)、N1(150 kg·hm-2)、N2(300 kg·hm-2)3个氮肥施用水平,研究不同时期水稻氮素吸收情况、氮素积累量、氮素分配率以及水稻产量。结果表明,分蘖期稻草还田量增加抑制水稻氮素吸收及积累,抑制作用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幼穗分化期稻草还田促进水稻地下部分氮素吸收,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0.5倍还田处理氮素积累量达最高值;收获期水稻地上和地下部分氮素均向籽粒部分转移,稻草还田配施氮肥情况下水稻分蘖及有效分蘖提升,N1施肥水平下1.0倍还田处理产量达最高值,N2施肥水平下0.5倍还田处理达最高值,稻草还田不配施氮肥或配施氮肥情况下稻草还田过量均降低水稻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Potential of rice straw for bio-refining: An overview.[J].Amith Abraham;Anil Kuruvilla Mathew;Raveendran Sindhu;Ashok Pandey;Parameswaran Binod.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6,
[2]   AVAILABILITY OF SOIL AND FERTILIZER NITROGEN TO WETLAND RICE FOLLOWING WHEAT STRAW AMENDMENT [J].
AZAM, F ;
LODHI, A ;
ASHRAF, M .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1991, 11 (02) :97-100
[3]   优化施肥对五优稻4号氮素吸收及转运影响 [J].
罗盛国 ;
王欢 ;
刘元英 ;
王丽娟 ;
赵广欣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 47 (07) :9-15
[4]   稻草还田对土壤脲酶活性及土壤溶液无机氮含量影响 [J].
马春梅 ;
王家睿 ;
战厚强 ;
闫超 ;
颜双双 ;
王亮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 47 (03) :38-43+79
[5]  
水稻秸秆田间焚烧残留物的结构特征初探.[J].胡林潮;陈莉娜;尹勇;黄兆琴;代静玉;.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5, 07
[6]   江汉平原秸秆焚烧污染物排放的估算 [J].
李建峰 ;
宋宇 ;
李蒙蒙 ;
黄昕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 (04) :647-656
[7]   不同氮钾肥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及抗倒伏性的影响 [J].
金正勋 ;
郑冠龙 ;
朱立楠 ;
孙璐璐 ;
张忠臣 ;
刘海英 ;
徐振华 ;
曲莹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5, 46 (03) :9-14
[8]   秸秆覆盖与氮肥运筹对杂交稻根系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J].
严奉君 ;
孙永健 ;
马均 ;
徐徽 ;
李玥 ;
杨志远 ;
蒋明金 ;
吕腾飞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 21 (01) :23-35
[9]   稻-油轮作下长期秸秆还田与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J].
刘禹池 ;
曾祥忠 ;
冯文强 ;
秦鱼生 ;
王昌全 ;
涂仕华 ;
陈道全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06) :1450-1459
[10]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双季稻产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丁文金 ;
马友华 ;
胡宏祥 ;
田雁飞 ;
李丁 ;
方凡 ;
孙本发 .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3, 30 (04) :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