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QH1孔晚全新世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与气候环境关系探讨

被引:43
作者
史基安
郭雪莲
王琪
严宁珍
王疆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长安大学水环境科学系 兰州
[4] 重庆
[5] 西安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分布模式; 古气候; 青海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3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通过对青海湖QH1孔沉积物稀土元素丰度分布模式及稀土总量(REE)的分析结合沉积物中TOC含量粒度参数的变化特征探讨了稀土元素纵向变化与气候环境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青海湖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总丰度值不高平均值为63mg/kg不包括Y左右. 总体上表现以半干旱的环境为主导化学风化作用相对微弱. 同时湖泊沉积物具有轻稀土相对富集缓右倾斜型CeEu基本上无明显异常的REE分布模式. 稀土元素与总有机碳TOC粒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分析表明沉积物中REE高值段指示暖湿气候环境REE低值段代表冷干气候环境. 根据稀土元素分布与沉积环境的关系重建了8500aBP以来青海湖区经历4次较大的暖湿-温干-暖偏湿-冷偏干的气候演化过程. 从而得出在高寒半干旱地区的青海湖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对古气候变化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黄海YA01孔沉积物稀土元素组成与源区示踪 [J].
李双林 ;
李绍全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3) :51-56
[2]   晚新生代风尘沉积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J].
曹军骥 ;
张小曳 ;
王丹 ;
周杰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1) :97-101
[3]   洱海沉积物粒度记录与气候干湿变迁 [J].
陈敬安 ;
万国江 ;
徐经意 .
沉积学报, 2000, (03) :341-345
[4]   若尔盖盆地200ka以来氧同位素记录的古温度定量研究 [J].
吴敬禄 ;
王苏民 ;
施雅风 ;
吉磊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1) :73-80
[5]   青海湖全新世以来古环境参数的研究 [J].
张彭熹,张保珍,钱桂敏,李海军,徐黎明 .
第四纪研究, 1994, (03) :225-238
[6]   南极长城站区燕窝湖岩芯中稀土元素特征 [J].
余素华 ;
郑洪汉 ;
陈肖柏 ;
马淑兰 ;
马建国 ;
方虹 .
南极研究, 1993, (03) :48-54
[7]   12000年来青藏高原季风变化——色林错沉积物地球化学的证据 [J].
顾兆炎 ;
刘嘉麒 ;
袁宝印 ;
刘东生 ;
刘荣谟 ;
刘禹 ;
张光宇 ;
安川克己 .
科学通报, 1993, (01) :61-64
[8]   干寒地区古气候变化特征之研究Ⅰ.古气候波动模式的有机地球化学方法附视频 [J].
黄麒 ;
孟昭强 .
海洋与湖沼, 1991, (06) :547-553
[9]   中国大陆架海底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 [J].
赵一阳 ;
王金土 ;
秦朝阳 ;
陈毓蔚 ;
王贤觉 ;
吴明清 .
沉积学报, 1990, (01) :37-43
[10]   青海湖QH85-14C钻孔孢粉分析及其古气候古环境的初步探讨 [J].
杜乃秋 ;
孔昭宸 ;
山发寿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9, (10) :803-814+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