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番茄与秘鲁番茄种间杂种的DNA指纹鉴定

被引:17
作者
于拴仓
柴敏
赵泓
姜立纲
机构
[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栽培番茄; 秘鲁番茄; 种间杂种; RAPD; RGA; SRA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41.2 [番茄(西红柿)];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本研究在胚珠培养获得秘鲁番茄与栽培番茄的种间杂种的基础上,利用分子标记技术从DNA水平上分析亲本及杂交后代间的遗传差异性和相似性。通过2个随机引物的RAPD指纹分析发现4个胚培养植株具有一致的RAPD指纹,杂种继承了双亲的特征谱带。利用19个随机引物、2对RGA引物和1对SRAP引物进行分子标记分析,共产生了319个标记位点,这些标记在双亲及杂种中的分布表现了6种模型,统计分析表明种间杂种整合了栽培番茄和秘鲁番茄的遗传信息,杂种的230个位点中包含了30.4%的栽培番茄特有信息、20.9%秘鲁番茄特有信息、46.5%共有信息;种间杂种与母本栽培番茄的基因组相似性达72.5%,而与秘鲁番茄的基因组相似性为50.8%,杂种明显偏向母本栽培番茄。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植物抗病基因类似序列研究进展及展望 [J].
王海燕 ;
刘大群 ;
杨文香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S1) :164-168
[2]   番茄远缘杂交的研究 [J].
吴定华 ;
梁树南 .
园艺学报, 1992, (01) :41-46
[3]   番茄种间杂交的探讨 [J].
吴定华 .
园艺学报, 1984, (01) :35-41
[4]  
Efficient hybridization between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and L. peruvianum via embryo callus[J] . B. R. Thomas,D. Pratt.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8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