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世长江水下三角洲浅层物探资料的地质意义

被引:11
作者
黄慧珍
沈邦培
胡强生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综合研究大队
关键词
三角洲; 厚度等值线图; 河谷地貌; 全新世; 古河谷; 地层剖面; 反射界面; 尖灭点; 地层分布; 地层厚度; 沉积厚度; 全新世地层; 地质意义;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1985.04.01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近年来,随着海区第四纪地质研究的深入,为开展全新世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模式的研究,我局在西起长江沿岸、东至124°E,北起 32°N、南至30°10′N的四万平方公里测区内进行了3000公里的测深和浅地层剖面测量工作.浅地层剖面调查采用EG&G公司的地层剖面系统.大量浅地层剖面结合浅钻进行的地质解释,提供了该三角洲研究中重要地质问题的依据和佐证.加强了海区浅部地层划分、厚度变化、区域分布规律,和浅部地层不稳定性的研究.一、地震反射层序的划分及其特征(一)层组的划分:沉积过程中由于岩层的密度、速度差异,沉积物内出现了声学层面和不整合面的两种物性波阻抗界面.浅地层剖面利用声波在海水和海底沉积物中的传播和界面上的反射,根据声波到达海底和各个界面的传播时间及其在地层中的速度来研究海底沉积层.根据这个原理可以按以下原则划分浅地层剖面: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长江三角洲预部冰后期地层的沉积特征与划分 [J].
李萍 ;
陈刚 .
海洋通报, 1983, (04) :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