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发生的时空分布

被引:40
作者
杜春英
李帅
刘丹
李秀芬
于成龙
机构
[1]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大兴安岭; 雷击; 森林火灾; 时空变化;
D O I
10.13577/j.jnd.2010.0312
中图分类号
S762 [林火];
学科分类号
0838 ;
摘要
森林火灾是森林植被区最为重要的扰动因子,而雷击火是森林火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兴安岭地区频繁的森林火灾己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沉重压力和巨大威胁。利用地理信息技术、SPSS统计软件和m atlab等工具,分析了1966-2006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发生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上述41年间,该地区共发生森林雷击火560起,6月份是雷击火的高发期,而一天中15,16时又是雷击火的高发时段,且雷击火的发生存在着24 a的显著周期震荡和12 a,2 a的次显著周期震荡。同时,雷击火火场质心呈显著的带状分布,并有向东南偏移的趋势。此项研究可为大兴安岭林区科学有效地开展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雷击火形成、分布和监测研究综述 [J].
孙丹 ;
姚树人 ;
韩焕金 ;
陈小华 .
森林防火, 2006, (02) :11-14
[2]   大兴安岭地区雷击火分析与防治 [J].
徐雪 ;
李会东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 (05) :44-44
[3]   林火在空间上的波动性及其区域化行为 [J].
王明玉 ;
孙龙 ;
舒立福 ;
田晓瑞 .
林业科学, 2006, (05) :98-103
[4]   我国大兴安岭呼中林区雷击火发生火环境研究 [J].
舒立福 ;
王明玉 ;
田晓瑞 ;
李忠琦 ;
肖永军 .
林业科学, 2003, (06) :94-99
[5]   林火生态的研究与应用 [J].
舒立福 ;
田晓瑞 ;
马林涛 .
林业科学研究, 1999, (04) :42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