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与塔河地区奥陶系岩溶储层形成条件的差异

被引:76
作者
闫相宾
李铁军
张涛
李国蓉
金晓辉
马晓娟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成都理工大学
[3]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西北大学
[4] 陕西西安
[5] 北京
[6] 四川成都
[7] 北京中南大学
[8] 湖南长沙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奥陶系; 岩溶作用; 岩溶储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比研究表明,塔中、塔河地区奥陶系岩溶型储层存在显著差异,塔中奥陶系白云岩储层以小型岩溶孔洞为特征,而灰岩储层以发育局限的岩溶洞穴型储层为特征;塔河地区岩溶洞穴型储层以大面积、多层系、叠置连片的分布为特征。造成塔中、塔河地区奥陶系岩溶型储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构造演化、古地理岩相和可溶岩岩石类型之间的差异。加里东中期塔中地区冲断褶皱强烈发育,可溶的白云岩或灰岩地层呈窄条带状分散出露,岩溶斜坡发育局限;塔河地区构造活动微弱。海西早期塔河地区整体抬升幅度大,地层强烈剥蚀夷平,可溶的灰岩地层大面积平缓出露,岩溶斜坡发育,大气水沿先前的裂隙系统流动并呈管状流溶蚀改造裂隙,形成大型洞穴系统,多套洞穴储层大面积多层系叠置连片分布;塔中地区构造活动却相对平缓。因此,塔中地区以加里东期岩溶为主,塔河地区以海西期岩溶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202 / 2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再论塔里木盆地古生代油气勘探潜力——纪念沙参2井油气重大突破20周年 [J].
康玉柱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5) :479-483
[2]   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其油气意义 [J].
王嗣敏 ;
吕修祥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72-76+7
[3]   古洞穴型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以塔河油田奥陶系古洞穴为例 [J].
肖玉茹 ;
何峰煜 ;
孙义梅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1) :75-80+86
[4]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的储层特征和成因机理探讨 [J].
闫相宾 ;
韩振华 ;
李永宏 .
地质论评, 2002, (06) :619-626
[5]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J].
阎相宾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3) :262-265
[6]   新疆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特征 [J].
张希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5) :17-22+15
[7]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空隙研究 [J].
孔金平 ;
刘效曾 .
矿物岩石, 1998, (03) :26-34
[8]   塔里木盆地塔中凸起的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 [J].
王子煜 ;
陆克政 ;
漆家福 ;
金之钧 ;
吕修祥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17-20+4
[9]  
塔里木盆地轮南潜山岩溶及油气分布规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顾家裕,周兴熙等著, 2001